早在2002年,广州就启动建设10条特色商业街,其中包括白鹅潭酒吧街、沿江路酒吧街和滨江路酒吧街。
但十多年过去了,这些酒吧街却从广州地图上“消失”了。曾是“广州名片”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,如今只剩下1家酒吧还在苦苦支撑,鼎盛时期有100多家酒吧的沿江路酒吧街如今只剩下4家酒吧,“酒吧街”已名不副实,而滨江路酒吧街也已是寥寥无几。经营者直言白鹅潭酒吧街之所以没落,是因为规划和政策变动过于频繁,让经营者无所适从。
而地理的硬伤、竞争对手的出现以及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剧其衰落。
“晚上10点以后,这里基本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了。”居住在陆居路的一位士多店老板告诉记者。而在十多年前,这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——白鹅潭风情酒吧街。
16年间由盛转衰
陈强在2003年时曾是白鹅潭风情酒吧街管理方负责人,目睹了整个酒吧街从兴盛到衰落的全过程。
他回忆说,1999年,广州市珠江两岸环境景观整治正式启动,原芳村长堤路段珠江堤岸整治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。金鹅集团看准了广州旅游和消费娱乐产业的良好前景,响应政府号召,以自有资金投资8000万元开发建设“白鹅潭酒吧街”。
陈强说,白鹅潭风情酒吧街在2002年建设规格很高,它被纳入《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》。截至2002年7月,广州市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,在长堤路临珠江近1公里长的地段,新建了白鹅潭音乐广场、人行观海长廊、芳村长堤码头。
今年45岁出头的王斌是土生土长的芳村人。从2002年酒吧街建成后,王斌见证了它的繁华与衰落。
2002年酒吧街开建时,王斌向朋友借了20万元在酒吧街盘下一个200平方米的档口。开业前半年,王斌的酒吧每个月还能有4万元的营业额,但2003年非典让酒吧经营大受影响,之后一直整体亏损。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,酒吧街管理处收不到租金,开始拉闸停电。晚上10时,原本是酒吧旺盛的时段,很多酒吧却是一片漆黑。2005年开始,酒吧一直亏损,最终于2006年经营不下去倒闭了。
在王斌看来,酒吧街的“硬伤”太多,首先,在广州市民印象里,芳村路途遥远。其次,地理位置偏远、周边环境杂乱,配套设施建设不齐。而酒吧街开业才两年,就有1/3的酒吧停业关门,也给酒吧街的经营造成恶性循环。
王斌认为,酒吧街的消费与芳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并不一致,酒吧街周边缺乏与之配套的写字楼、酒楼和酒店设施。当时酒吧街都停留在“表演游戏喝酒”的经营模式上,但仍然难以吸引回头客。
王斌说,在酒吧开业后两年的2004年9月4日凌晨,酒吧街发生了一件恶意伤人事件。经历过这次事件后,酒吧街的生意开始一落千丈。从2005年开始,白鹅潭酒吧街就开始大面积走下坡路,一些酒吧甚至只有周五、周六才开业。